
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財聯社10月21日電,美國天然氣期貨跌幅擴大至5%,創七個月新低。
此前,美國能源信息署(EIA)表示,上周,公用事業公司的天然氣庫存增加了1110億立方英尺,連續第五周實現增加超過1000億立方英尺。
不過,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周四表示,盡管預計今年冬季天然氣產量增長將超過國內需求增長,但凈出口的持續增長和天然氣庫存的減少預計將給冬季的天然氣價格帶來更大的上行壓力。
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連日來大幅回落。
10月12日-10月19日,荷蘭TTF即月交付的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下跌。10月19日當天,收盤價為112.5歐元/兆瓦時,較8月最高點下跌67%。
10月20日,荷蘭TTF即月交付的天然氣期貨收盤價為128.25歐元/兆瓦時,較前日收盤價上漲約14%,但較8月26日的最高點仍回落了62%。
今年8月26日,荷蘭TTF天然氣即月期貨收盤價為339.2歐元/兆瓦時,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本次歐洲天然氣價格下降,說明俄烏沖突對天然氣市場帶來的主要沖擊波已經過去。”東帆石能源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原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對界面新聞表示。
當地時間10月18日,歐盟委員會提出聯合購買天然氣、對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實施限價機制、協調歐盟成員國能源供應等新的緊急措施,希望借此解決歐洲高氣價問題以及保障冬季天然氣供應。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新措施,歐盟將整合天然氣進口需求并聯合購氣,以減少成員國在全球市場上相互競價的風險;在2023年3月之前,建立新的液化天然氣價格基準,并在短期內提出價格修正機制,對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TTF)天然氣交易實施動態價格限制,防止衍生品市場出現極端價格波動;在緊急情況下,幫助成員國從其他國家獲得天然氣。
王永中分析稱,此前由于恐慌情緒的蔓延,氣價漲幅過大過快,最近的氣價回落更多地屬于正?;卣{?!按送?,歐盟最近出臺的減少天然氣消費措施、一些國家重啟煤電、減緩核電退出等動作也推動了氣價回落?!?/span>
10月19日,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能源危機會壓垮歐洲的工業嗎?》的文章,其中提到,部分歐洲的能源密集型企業已經處于停產邊緣,原因直指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但就在10月18日,路透社報道稱,數十艘運載著液化天然氣(LNG)的運輸船正在西班牙的海港周圍徘徊,排隊等待卸貨。路透社稱,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當地港口“再氣化”能力不足,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的產能已到達了極限,所有儲氣罐已經飽和。能源危機面前,歐洲已經暴露出了基礎設施問題。
西班牙天然氣公司Enagas數據顯示,近幾個月大量LNG運輸船抵達西班牙。今年1—9月,已經有超過250艘LNG運輸船在西班牙卸貨,這與去年全年的數量一樣多。德國經濟新聞網站20日稱,僅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加的斯灣就有15艘LNG運輸船被“拒之門外”。據悉,目前至少有35艘LNG運輸船在伊比利亞半島周圍和地中海等待。根據Enagas的數據,西班牙擁有歐盟45%的液化天然氣儲存空間。此外,《環球時報》記者從統計網站Statista了解到,目前歐洲共有30座正在運營的天然氣碼頭,在建的還有6座。其中,西班牙數量最多,有6座正在運營,但即使擁有歐洲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目前也已無法接收海運而來的貨品。